好于94%的爱情片,17年前的剩饭还香吗?
2020年10月21日11时07分 来源: 电影头条
编剧:阿皮切特·坎普/凯特·松桑南
主演:提迪蓬·德查阿派坤/兰奇拉薇·昂库瓦拉沃特/Sutthirak Subvijitra/Tong Samitpong Sakulpongchai/Meiko Chonnikan Netjui/Amm Siraprapa Sookdamrong/Thitinan Khlangphet
纯到心动,虐到心痛。
从单线回忆,到双线制衡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
上大学那会儿,条姐看过一部爱情片不下10遍,遍遍哭得像条狗。
每当听到《More Than Love》的旋律,眼前还会浮现出孙艺珍清纯的脸。
它就是17年前的韩国爱情经典《假如爱有天意》。
如今过了17年,泰版《假如爱有天意》横空出世。
对条姐而言,相比于分个高下,新版的意义旨在一点:
生活虐我千百遍,我仍待生活如初恋。
01
翻看韩版《假如爱有天意》的豆瓣条目:
52万人看过,好于94%的爱情片,不得不说这8.4分实至名归。
反正条姐当时看的时候,一边骂剧情套路无悬念,一边没出息地洒泪抽纸巾。
别说你看时没哭过,敢说就是没青春!
为什么这么好哭?
因为片中的俊河与珠喜,反映的正是当下男男女女的至情幻梦。
珠喜是大户人家的小姐,俊河是个无名无姓的穷小子。
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,却贡献出爱情片里最经典的一幕:
雨后夜月,男孩背着女孩从竹桥上过,芦苇丛里的萤火虫泛起点点星光。
伴着小提琴舒缓的旋律,萤火虫发出的亮光,象征二人爱情的纯粹无暇。
紧接着,珠喜的家人打着火把来寻人。
自然之物的光亮抵不过象征着世俗偏见的门第之火。
然而正是这份至情,让两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人,跨越了那道世俗的坎。
至情可以是一座照亮夜行之路的灯塔,也可以是飞蛾扑火的坟场。
俊河对珠喜的情爱固然真,但对朋友泰秀的友情也不假。
接下来就是韩国电影屡试不爽的催泪老梗:
我为了成全你而牺牲我,你又为了成全我而牺牲自己。
深知“朋友看上的姑娘不可欺”的道理,泰秀上吊未遂,而俊河又因愧疚淹没在奔赴前线的人群中。
在通往战场的火车上,俊河不敢看珠喜一眼;
经过战争的洗礼,俊河又强颜欢笑,向珠喜掩盖着自己失明的事实。
因为战争,因为家庭,因为友情,看这对有情人,条姐只能叹一句有缘无份。
奥维德有句名言:
谁口口声声说“我不爱”,谁就爱得越深沉。
这种倒错的爱恋,以及有情人难以眷属的悲情主义,才是《假如爱有天意》赚泪的关键所在。
02
这辈子爱不得?那就让我们的下辈子爱得起!
假如老天还有眼,这辈子的无果,会在下一代人那儿开花。
珠喜落幕的年代苦情琼瑶大戏,又在女儿梓希这儿上演一出现代偶像剧。
韩版以女儿梓希的视角,带出信中母亲的相关回忆。
现代社会里的女儿,也同母亲一样,遇到了“爱你在心口难开”、与闺蜜抢同一个男人的狗血催情桥段。
梓希更像是母亲的附佣,类似于线索人物。
她与心上人尚民之间的爱,不过是为了弥补前辈的遗憾,少了独立的情感内核。
好在泰版《假如爱有天意》加入了双女主的视角,使女儿一角不至于成为工具人。
虽说读信这些段落都有所保留,但泰版故事通过增加女主的动机,并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增添障碍,丰富了形象。
开场以双女主的视角引入,不是母亲达拉与女儿波塔,而是波塔与闺蜜波比。
两姐妹为了一个男孩诺,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。
所以故事重点被放在了这对“塑料姐妹花”上,关于母亲的回忆仅仅是中间的插曲。
韩版里的闺蜜以绿茶形象示人,为了得到心仪的男生不择手段,甚至还当众强吻对方。
而在泰版中,狗血的脸谱化人物被觉醒的女性角色所取代。
闺蜜波比喜欢戏剧,也的确与波塔同时看上男孩诺,但由于自身适合做演员,所以生活中的她处处主动出击。
由于波塔的性格较为内向,所以才没能站在心仪的男生面前,被波比捷足先登。
此处没有闺蜜耍心机、使绊子,而是人物性格所导致的爱情偏差。
其次是剧场情节。
韩版里的梓希,一味被动,哪怕在最后,也是男生主动向她示好,拿出项链,姑娘才心领神会。
条姐差点没被女主慢半拍的迟缓反应气吐血。都21世纪了,既然喜欢,为什么就不敢扑上去大喊一声“撒拉嘿”?
仿佛闺蜜不跟男主分手,女主永远转不了正一样。
而在泰版,因当下MeToo运动的兴起,电影或多或少会传达出女权主义的思想。
泰版不仅将母亲的回忆设置成煽情段落,还是具有推动人物内心变化的功能性桥段。
波塔看信这一行为,实则体现出母亲对她性格、爱情观转变起到的作用。
她明白,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爱情,需要抓住机会大胆表白。老娘就是因为错过机会,到最后表白了也没用。
意识到男主诺为她遮雨的真实情况后,就觉得男生都这么直白了,自己还不敢付出一下的吗?
于是,波塔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姑娘,她主动跑到舞台下方,跟心爱的男孩表白。
老版里的爱是缘分天注定,但新版中的爱情多了一份自我争取的含义,不完全是被动的。
她不是不注重闺蜜情,而是在各种顾虑中,选择了一个让自己不再留有遗憾的行为。
整个故事到最后,与其说是缘分天注定,不如说是女性对女性的激励,使得波塔迈出那一步。
哪怕是闺蜜,最后也和波塔开开心心做着糕点,全当这些没发生。
如果爱有天意,那也一定是双姬的那种。
03
都说“一入口音深似海,从此经典成陌路”。
凡是沾染到泰语的作品,总透着那么一股子搞笑气息。
然而泰版《假如爱有天意》,算是在回忆杀中完成了一次较好的翻拍。
萤火虫、雨中漫步等经典桥段,完美复刻。
韩国的故事,与泰国的环境也不违和,强烈建议某婚纱摄影广告做参考。
在细节的处理上,泰版也做了一些补充。
韩版里,俊河和珠喜两个人往鬼屋跑,理由是爷爷不让,珠喜想玩点刺激的。
像是一种在严禁的边缘试探,为的是放飞自我。
而泰版里关于鬼屋的解释,给了一个动机。
达拉的母亲去世了,去鬼屋实际上是想验证死后的人有没有灵魂,是对逝者的思念。
其次,也是对“缘分天注定”的点题处理。
探究死后的世界,即来世,实际上与女儿的隔代情缘产生互文。
上一代的无缘,到了下一代终于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弥补。
缘分,不过是超越生死的代名词。
主要是韩版影响力太大,泰版有点吃亏,总觉得被压一头。
毕竟原版导演是引发“亚洲电影韩流”的郭在容,《我的野蛮女友》也是口碑不俗。
都是纯爱,为什么明知套路深,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?
毕竟现实的苦楚,需要在光影中抚平伤痛。
当达拉问道生死时,阴雨霏霏。
而在遇到心上人后,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。
战后,达拉结婚,她还见过那道彩虹吗?条姐不知道。
不过如果达拉知道,当自己的女儿和老情人的儿子走到一起,携手看着天边的彩虹,心中难道不会有一丝欣慰吗?
感谢念念不忘的你,带来必有回响的天意。